雖然已經到了暑假的尾聲,但腸病毒的肆虐一點都沒停歇,關於腸病毒的資訊非常多,各種傳言及迷思也很多,KingNet列出9大迷思,看看您中了幾項。

 

💡迷思一:之前得過腸病毒,之後就不怕被感染?

 

正解:腸病毒的種類約有70多種,包括:小兒麻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Polio)、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CA)、伊科病毒(Echovirus,ECHO)及腸病毒(Enterovirus,EV)上列皆可再細分出多種不同亞型。因此曾經得過腸病毒,並非終身免疫,還是會有機會感染其他種類的腸病毒。

腸病毒並非終身免疫

💡迷思二:腸病毒的手足口病症狀僅會出現在口腔跟手腳嗎?

 

正解:雖然名為手足口症,但其實長橢圓形的水泡或紅色丘疹,除了在出現在口腔、手掌、腳掌、舌頭、口腔黏膜、唇部外,亦可能出現在臀部(如圖A)、會陰、私處附近及膝蓋、手肘等關節處(如圖B)出現紅疹或水泡。由於小小孩多包裹尿布,加上正值夏季,發病初期經常誤以為是尿布疹,除此以外,有的小朋友會出現手指、腳趾脫皮等症狀,若非出現明顯典型症狀,醫師亦不易判別。

臀部、私處亦可能出現症狀

 

 

💡迷思三:感染腸病毒都會出現發燒、胃口變差、活動力下降的症狀嗎?

 

正解:並不是每個小朋友感染腸病毒都會出現發燒、胃口變差、活動力下降的症狀,有的小朋友只有口水變多,或是一般感冒症狀甚至完全無徵狀,(小小孩口水變多很容易被誤會是在長牙,而被忽略)。另外,腸病毒是有潛伏期的,若不是症狀明顯出現,即使是專業的小兒科醫師也無法判斷是否為感染腸病毒,因此對於大寶感染二寶的家長,亦無需自責。

每個孩子的症狀表現不一

 

 

💡迷思四:腸病毒僅嬰幼兒會染病,青少年或成人不會被傳染?

 

正解:腸病毒不只有攻擊可愛的嬰幼兒,青少年或成人亦會感染腸病毒,但通常症狀不明顯,跟普通感冒很類似,但仍具備高度傳染力,因此很多根本足不出戶的小Baby,莫名感染腸病毒,其實都是因為被家長、家中其他成員、訪客傳染的;即使回家有立即更衣洗手,若沒有洗頭洗澡全盤式的清潔,一樣有被感染的危機 。對於每個周末都帶孩子出門的家長更需要小心注意,現值腸病毒肆虐季節,頻繁出入公共場合更容易被感染,以為日常有高規格的防護措施,實際上卻是百密一疏。

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

 

 

💡迷思五:腸病毒兩周後症狀痊癒,就可以完全放心?

 

正解:腸病毒症狀一般約二周左右可以痊癒,但位於腸道的病毒在往後的8~12周仍會不斷的釋出病毒,因此照顧者在清理患有腸病毒的小寶貝糞便時,一定要注意手部的清潔,以免病毒擴散。

須持續注意清潔衛生

 

 

💡迷思六:隨身使用乾洗手,不用擔心腸病毒找上門?

 

正解:乾洗手為酒精加工製成凝膠狀的消毒產品,由於腸病毒的結構為二十面體的蛋白質外殼及RNA(遺傳物質)所組成,耐酸且因為不具備外套膜(envelope),因此對於脂質溶劑具有抗性,故無法用酒精(乾洗手)來消毒,即使隨時隨地使用乾洗手,仍可能因接觸腸病毒而感染。

酒精性乾洗手對腸病毒無預防作用

 

 

💡迷思七:感染腸病毒不用怕,吃點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就可以治癒?

 

正解:以目前的醫療,感染腸病毒僅能以症狀進行支持療法,例如:發燒,給予退燒藥物等。抗生素及抗病毒藥對於腸病毒是無效的,僅能依靠自身免疫力跟腸病毒對抗。由於口腔內出現水泡或潰瘍,恐影響小寶貝進食意願,可以適時給於軟質、冰涼食物(例如:布丁、冰淇淋),只要小寶貝願意吃東西,身體自然好的快。

僅症狀支持療法,無特效藥物

 

 

💡迷思八:感染腸病毒時,只有發燒的情況下,才會傳染?

 

正解:一般來說,腸病毒的潛伏期約2~10天,在明顯典型的症狀出現前,其實在喉嚨及糞便已經有病毒存在,即具備傳染力。發病後一週內,病毒量達高峰,即使沒有發燒症狀,亦具備傳染力,切勿因小朋友不發燒,而誤以為不具傳染力,並未進行居家隔離措施,造成疫情擴散。

腸病毒於潛伏期~預後12週皆有傳染力

 

 

💡迷思九:跟其他疾病一樣,預先注射疫苗,便可永保安康?

 

正解:中國大陸研發全球首支腸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於2016年問世,而台灣二家藥廠的腸病毒疫苗臨床試驗則進入第三期,最快預計2020年上市。目前不論是中國大陸已上市或台灣尚在臨床試驗階段的腸病毒疫苗,皆為防禦腸病毒71型,但對於克沙奇病毒造成的手足口病,則無保護力,因此在全效性的腸病毒疫苗問世前,確實做好防疫措施,將可預防腸病毒的侵害。

尚無針對各類型腸病毒有效之全效性疫苗問世

 

資料來源:國家網路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