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養育幼兒階段中,伴侶的溝通與角色分工

更新日期:2022-01-27

【撰文】李惠琪老師

 

當相愛的兩個人決定許下承諾,一起攜手建立家庭之際,面對親密的另一半,無論是兩個人對於家庭的經營、生活模式、彼此的價值信念等,都有不同的挑戰與責任,都需要面對彼此的差異與學習相互的適應。

在婚姻生活中,有的家庭開始迎接新成員的到來,不論是生育或是領養,伴侶雙方都在為新角色的適應與挑戰、承擔責任與分工,持續的溝通與相互學習,同時積極學習扮演新手家長的角色。

對這個階段的伴侶雙方而言,有人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與交往,進入婚姻,準備建立家庭之際,面對生活的各種議題,往往比較容易形成共識。但也有一部份的新婚伴侶,是從結婚後,才慢慢正式開展兩人新的生活,無論對雙方角色的期待、彼此的相處、對家庭的規劃、家庭任務與角色分工、生活作息、與雙方家人間的經營等,都存在不少的差異,需要經歷磨合與適應的,才能找到雙方的平衡點與折衷模式。

「溝通」是面對雙方觀點差異、見解分歧最重要的一件事;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帶著不同的習慣、觀念,共組家庭,若再加上新成員的加入,勢必讓伴侶兩人面對更多的壓力與改變,例如居家的生活作息,因為幼兒育養與照顧、要如何分工與支援,都是這個階段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新手家長面對新成員,除了喜悅之外,伴隨增加的家務與照顧工作,更是成為父親或母親身份的角色學習,依據Super的生涯彩虹圖所言,人的一生在同一個階段,不同的生活空間,往往同時扮演好幾個不同的角色,例如:既為人妻或為人母,亦是全職工作者,當每一種不同角色同時存在之際,代表需要持續面對不同生活的任務與挑戰,同時需要另一半能夠相互理解與體諒、共同分擔與支持,才能讓整個家庭有良好穩定的發展。

關於家務與家事的分工,對於異性戀家庭而言,經歷過孕期的妻子來說,身心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與調整,而對於嬰兒的照顧與養育、生活節奏的改變,當需要立即處理與負擔眾多家務時,各項挑戰與壓力隨即接踵而至。面對幼兒的照顧,從不熟悉到漸漸上手,如果能有另一半的適當協助,對女性來說,能充分感受到另一半的支持與分擔,即使很累、很疲憊,心裡還是充滿幸福感。

傳統觀念對於幼兒照顧,女性被賦予較多的責任,而現代社會的環境變動、多元工作樣貌、家庭收支衍生的經濟問題,讓伴侶雙方的工作與作息不一定都屬於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型態,對於部分承擔家庭經濟較多責任的男性而言,可能因為工作屬性的不同,在面對家庭工作的分配與協助上,不是不願意幫忙,而是有一些兩難的困境。另一方面,對身為幼兒主要照顧者的太太而言,若先生無法有效的分擔,在身心都疲憊的狀態下,缺乏有效溝通與形成雙方的共識,勢必會積累更多的壓力與衝突的產生。

家庭經濟收支與家事工作,在分工上往往很難平均分配,但雙方在努力維繫一個家庭時,不論扮演什麼角色,需要真誠地肯定彼此為家庭的付出。面對生活價值觀的差異、決策觀點的分歧、教養態度的不同與角色衝突時,應該先思考如何有效溝通,才能讓雙方心平氣和地理解對方,有效分工並解決雙方共同的難題。

關於如何增進溝通的效能,找出適合彼此的溝通模式,以下分享幾個方法,也許下次遇到觀念見解不一致時,可以試著練習看看:

 

一、適度避開雙方的地雷區

伴侶雙方再怎麼了解彼此,每個人都還是會有自己對事情的獨到見解與主觀認知,當產生意見分歧甚至是不愉快時,需要了解彼此的界限,盡量避免刻意的進入或踩踏對方的紅線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二、情緒緊繃高漲時,不用急著溝通

有時候因為不同的壓力與情境,往往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情緒或焦慮狀態,想要趕快就事論事,把話說開的同時,不妨先讓自己稍微深呼吸緩一緩,適時降溫。因為帶著這樣的情緒,很難讓自己平靜的好好說話、達到溝通的目的。

三、尊重彼此的差異

對於親密的另一半,往往因為熟悉,有時候說話直接,甚至覺得對方應該要懂我、理解我。但是,融洽愉快的相處,往往是基於雙方的互相理解與尊重,當然包括學習洞察對方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是思考方式、行事風格、甚至是生活習慣等,如果能夠多傾聽對方的心聲,給予雙方一些彈性和空間,就能正面看待兩人間的差異,也能更加的悅納彼此。

四、正面的肯定與鼓勵

雙方溝通互動的過程,需要面對難題與挑戰時,即便是自己覺得委屈或生氣,在溝通之前,可以讓自己先好好的思考一下,盡量多想想對方的優點,怎麼說會比較適切,也可以練習用正向語氣的表達,給予對方多一點的肯定與鼓勵,再切入要討論的正題,可以讓氛圍與情境在一個比較友善溫馨的狀態,適度緩解對方因為需要面對待解決的難題,而呈現比較緊繃的狀態,有利於雙方後續的協商與討論。

如果我們能試著用正向開放的心態,聆聽彼此的困境與待解決的難題,給對方多一點同理與支持,也許就可以慢慢地找出雙方都能接受或是折衷的方式,對於家庭的經營、伴侶相處與新手家長角色的期待與各自擔負的家庭任務等,就能建立良好而有效的溝通模式,減少觀念認知的不一致,並能對婚姻生活與家庭經營上形成更多的共識,讓雙方在充滿愛與包容的情境下,讓婚姻與家庭都能擁有滿滿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王以仁(2010)。婚姻與家庭(初版)。新北市:心理

吳就君(1999)。婚姻與家庭(初版)。台北市:華騰

唐先梅、李淑娟、杜政榮、林連聰、林高永、張德聰、張樑治、張歆祐、劉嘉年(2015)。生活科學概論(初版)。新北市: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