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寶寶夜醒多發生在3歲以下,以1歲以下的寶寶更為常見。由於嬰兒的睡眠週期相較成人要短,並且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模式,所以夜醒是很正常的,媽媽們要從減少寶寶夜醒次數到可承受範圍內的角度來調整寶寶的睡眠,找到寶寶頻繁夜醒的根本原因,但是想要完全杜絕夜醒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

 

飢餓

比起成年人,寶寶的胃容量很小,每次進食都吃的很少,大概2小時就會餓了,寶寶的睡眠週期也比成人短,這是導致寶寶早期頻繁夜醒的主要因素。

等到寶寶大一些,尤其是夜醒週期小於飢餓週期,飢餓不再是夜醒的主要因素,媽媽需要注意是否與寶寶的睡眠習慣有關了。

 

不穩定的溫度和濕度

給寶寶一個溫度和相對濕度都有利於睡眠的房間。關於嬰兒房的溫度,重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具體到某個溫度。不過,在前幾周,寶寶因為還不能適應室內明顯的溫度變化,房間內的溫度保持在20~21℃,濕度為50%比較合適。空氣乾燥會造成寶寶鼻塞,容易在夜裡醒來,媽媽可以在寶寶睡覺的地方放置一個加濕器。

另外,冰冷的床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冬天可以給寶寶的床鋪上絨布或者羊毛的毯子,為寶寶提供溫暖的睡眠環境。

 

夜驚

夜驚發生在非快速動眼睡眠期間,通常在入睡後的2個小時之內,當我們做夢(快速動眼睡眠)的時候一般不會發生。寶寶發生夜驚一般是因為睡眠模式還不成熟,反復夜驚經常與長期不正常的作息時間有關。對於過度勞累的寶寶,可以讓他們睡得多一點來緩解夜驚,比如把寶寶的上床時間提前30分鐘。

 

夜奶

很多家長在寶寶夜醒哭鬧時,總是會採用餵奶的方式止哭,無原則一味靠餵奶哄睡容易讓寶寶產生依賴,也是寶寶長期習慣性夜醒的主因之一。夜醒並非都是因為寶寶有生理需求,還有可能是受到父母行為干預的結果,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來合理調整夜奶的次數。

新生兒哺乳沒有晝夜之別,在寶寶飢餓時或者想要吃奶時,寶媽就應該給他餵奶,兩次餵奶間隔最好3小時左右。

2-3個月的寶寶對奶水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如果寶寶在睡前餵足奶,夜醒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餵1-2次奶。

4-7個月的寶寶夜醒後最多餵奶一次,不過,寶媽在餵奶前不妨先輕撫寶寶的額頭或輕拍寶寶的肩部,等寶寶情緒安定下來也許能再次入睡。

8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考慮斷奶,夜醒後不建議餵奶,寶媽可以先安撫寶寶,並留意寶寶是否出現生病等異常狀況。

 

生長發育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里程碑階段"——比如學站、學爬、學走時期,媽媽會發現本來睡眠很好的寶寶開始夜醒了。寶寶可能會半夜爬到床邊,或者是正圍著小床夢遊,這個時候媽媽應該在寶寶醒來之前輕輕把他放倒,讓他繼續睡覺。

另外,分離焦慮也是寶寶夜醒的因素之一。一般8~12個月的寶寶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會在夜裡頻繁醒來,在白天也會更頻繁地黏著媽媽。媽媽可以在白天多帶寶寶出去跟別人互動,對寶寶信守諾言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在告別時有鄭重的告別儀式,而不是悄悄丟下寶寶。

 

 

 

👉註冊【那位媽媽】官網會員,即可現領100元購物金

生日當天還會自動發送300元購物金唷~~點我註冊去

 

👉那位媽媽相關 – https://lihi2.cc/OMiVe